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项目管理资源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26 12:48:19
业选择的劳务队(分包队)大多没有资质,有的即使有资质也是挂靠性质,质量意识不强。很多生产工人文化水平低,大多未经过正规训练,且更换频繁,工作随意性大,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而且受利益的驱使,劳务队(分包队)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建筑企业普遍有转包现象,尤其是基建任务较多时,有些企业就只承揽工程搞转包提管理费。虽然劳务分包是允许的,但关键是不能以包代管,不能不考虑分包队伍工人的技术水平。施工队往往是一流的标书、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技术,中标后对主要负责人如项目经理以及技术负责人调换频繁或不到岗较多。在监理工作方面,一是监理驻地办的体制建设不完善,如转包、个人承包、人员流动频繁等现象;二是监理的定位不明确,往往是监理与承包人的关系比与业主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业主不负责任,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低下与投资的增加等;三是部分监理人员素质不高或业务不全面,很难负起技术、经济等全部责任。即使有些监理人员技术过硬,本可以担负起质量管理监督的职责,但由于其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履行监督、全过程监控的职能,使得一些不法承包人及分包队有了可乘之机。甚至有个别的监理人员受个人私利的驱动,与不法承包人或分包队同流合污,致使工程项目发生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质量问题。业主、监理单位、施工企业三者既是责权分明的单体,又是相互制约的独立体,更是共同担负建筑工程项目任务的合作体。在土木工程管理体系中,业主、项目经理是核心管理要素,担负着统领整个体系运作的责任。因此,只有凝聚各管理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促使各方协调一致,让各要素的管理者想事、做事,努力把项目的事情办好,才能实现业主的项目管理目标。

  3、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公害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对城市所造成的环境公害也逐渐暴露出来。正如其他的工业生产一样,土木工程施工也给城市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粉尘、有害气体、噪声、强光、固体和液体废弃物、杂乱的施工现场、高空坠落物、地震以及其他偶然事故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城市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伤害。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均对城市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的公害问题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年)、《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89年)、《环境保护法》(1989年)和《建筑法》(1998年)等。对于城市土木工程建设的承包商来讲,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