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公路 >> 正文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技术应用与探讨
作者:王东 岳虎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13 22:31:32

  【摘要】通过国道104线改建工程应用的三大技术,即碎石化处理旧水泥砼路面、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技术和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技术,介绍高等级道路拓宽改建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对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作为柔性基层,在路面大修改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1. 概况

  1.1国道104济南至五峰段老路面结构为15cm水稳砂砾+15cm水稳碎石+24cm水泥砼路面,老路面宽度不同段落分别为22m和18m,新改建路面结构为:旧水泥砼路面经碎石化处理后上覆22cm的沥青路面,新改建路面为宽32.5m、双向八车道的城市快速主干道,老路双侧分别加宽5.25~7.25m,加宽段路面结构为15cm水稳砂砾(或碎石)+15cm多孔隙水稳碎石+15cm水稳碎石+12cm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6cmAC-20改性沥青砼+4cmAC-13抗滑表层;砼路面碎石化后路面结构:12cm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6cmAC-20改性沥青砼+4cmAC-13抗滑表层。其路面改建结构图见图1。图1路面改建拓宽结构图1.2整段路(20.3Km)最终改建为双向八车道的城市快速主干道,将长清区大学城与济南市区连成为一个整体。为确保此段路改建后的使用效果和路面寿命,业主在设计方案上进行了多次优化,最终确定了改建方案,即重点采用了碎石化处理旧水泥砼路面、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和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中基层三大技术。旧水泥砼路面拓宽改建为沥青砼路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改造旧砼路面,方案中碎石化工艺解决了此问题,且“变废为用”,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少占用过多的垃圾存放场地;二是如何解决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三是如何把结构层间的水排出去,防止沥青路面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水损害,做到 “疏导”路面结构层间水的目的,改建方案中的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不仅起到了应力吸收的作用,而且和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起到了排除路面结构层间水到路面以外的作用,是路面整体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其自身较高的强度又达到了“抵抗”变形的作用。以上技术尤其是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在本路的应用实践,将对公路拓宽改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在104国道的应用,以及对目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探讨。

  2.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作用和设计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arge Stone Porous Asphalt Mixes,简称LSPM),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通常由较大粒径(25~62mm)的单粒径集料形成骨架,由一定量的细集料形成填充而形成的骨架型沥青混合料,用作路面结构的基层使用。本工程把LSPM作为柔性基层来考虑。 本工程为了确保改造后路面的使用寿命,采用12cm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6cmAC-20改性沥青砼+4cmSMA-13抗滑表层,总厚度达22cm。路面结构层总厚度比较厚,前期建设投资较大,但路面使用寿命长,后期养护费用低,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考虑还是值得推广的。

  2.1LSPM柔性基层的作用

  2.1.1LSPM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吸收砼路面结构所产生的集中应力而设置的一层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其作用是由于空隙率较大(13~18%),沥青含量低,其弹性模量较低,混合料中存在较大连贯空隙,具有较强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从而延缓了柔性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大碎石的骨架结构和大孔隙率,使破碎后的旧砼板块之间的集中应力在大碎石的孔隙中被消解分散,达到了最终解决“反射裂缝”上延的目的。

  2.1.2由于沥青路面渗透性的存在,路面结构层间水常常导致高等级公路的过早水损坏,所以LSPM的大孔隙同时起到疏导、排除路面结构层间水的作用,所以改建后的LSPM作为路面排水层来使用。

  2.1.3由于粗集料形式是完整的骨架嵌挤结构,具有较强的抵抗车辙变形能力。

  2.2LSPM柔性基层与其他基层的技术经济比选。旧水泥砼路面经碎石化处理后,可以采用的基层类型是比较多的,一种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例如:本路个别路段因为调坡的原因致使加铺层过厚,从而采取碎石化后加铺20~40cm的水稳碎石基层,其上又做了12cm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不经济),第二种是级配碎石基层,例如:104国道泰安段为降低造价在辅道处设置级配碎石基层;第三种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以及三种基层的组合。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