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建筑业劳务人员就业现状的经济学解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8 12:44:07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具体到建筑业,现在的农民工所面临的不再是最初那种只能干建筑工的局面了,他们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由于建筑业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年轻的农民工不愿从事建筑业,有效民工(能够满足需求的民工)减少了。相对于老一代民工来讲,新一代民工受教育程度要高于老一代,使他们中有许多人更愿意选择建筑业外的其他行业就业。目前建筑工人的工资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而言很高的水平,而现在建筑工人仍然面临短缺的状况。

  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劳动力将由过剩变为短缺,相应的国家政策也将由偏向资本变为偏向劳动者。这就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包括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岗位的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等创造了条件。我国目前的建筑劳务组织主要是包工头的组织模式。由于包工头组织天生属于一种地下的非正规经济,没有登记注册,不便于国家监管。也使建筑劳务人员在组织上、生活上具有高流动性,使他们缺乏归属感,使农民工的工作业绩不能积累。因此在我国建筑劳务人员逐渐由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转变的过程中,包工头制度将逐渐被淘汰。通过建立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将农民工都纳入具有法人性质的企业当中,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可以使他们在组织上、生活上各有所属,增加那些想迁移城市生活的劳动力持续在建筑业从业的意愿。降低建筑劳务人员的高流动性,使建筑劳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可以累积,有一个可晋升的职业发展前景,创造一个充满激励机制的工作环境。从而为建筑业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在我国建筑劳务人员逐渐由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的转变过程中,劳务分包企业必然要取代包工头组织。

  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由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著名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拥有剩余劳动力的农村,生产效率是可以提高的,并且不断产生出新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短缺,并不会在瞬时完成,在他们看来,在欠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可能经过几十年才能完成。因此,刘易斯转折点实际上是一个转折的过程。这个转折过程不同国家经历的时间和表现形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说我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只是说我国已经进入这一转折过程。这一过程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同时,我国目前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6年11月份公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中认为,十一五期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这种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大阻碍了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的转变。因此,我国建筑劳务人员向非正规就业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