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山西省夹马口灌区的水利管理信息化
作者:张 学 会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30 20:32:4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产生上百万的数据,不利用信息技术,公开成为空谈。

  3 灌区信息化解决的主要问题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对水商品流动过程中"物流"及"资金流"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反馈及管理。因此,他必须是:"及时、准确、高效"。他始终在为实现水管理的大目标服务。

  1998年,我们与西安沃泰公司合作开发了《夹马口灌区节水灌溉信息管理系统》,其系统结构共16个一级模块,分别是:泵站管理、测流站管理、干渠管理、支斗渠管理、实验站管理、水票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设备管理、通信 网络 管理、公安水政管理、农户管理、办公网络管理、综合管理、系统维护管理、政策管理。

  上述功能涵盖了夹马口灌区的所有水管理工作。各模块间既相互独立,又可实现共享。 目前 我局 计算 机网络分为管理局机关、灌区业务、泵站业务、各乡镇及农户查询共5块,这样形成灌区的局域网。使50万亩灌区达到水生产"车间化"、水销售"超市化"的管理。

  在这个系统中,农户管理十分重要。灌区为3.7万个农户都分别建立档案。包括作物种植、用水量、用水时间、浇地次数、水费收缴、斗管费等情况。为实现"规范服务公开化"提供了硬件支撑。配合"阳光工程",建立了农户水费电话查询系统和触摸屏查询系统,农户对此特别满意。通过这个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原来水费收取中存在的暗箱操作,遏制了关系水、人情水、权力水。达到用多少水,交多少钱。这个"软"节水效果很显著。从前用水不交钱的人根本就谈不上节水意识,想怎么浇,就怎么浇,树沟、路面到处是水,浪费极大。农户信息系统运行后,灌区的3.7万个农户全部建账,各种数据随时查询,透明度极高。农民通过相互对比,实现了"给用水户一个明白,还配水员一个清白"。东张镇山东庄村的支部书记讲,在以前,他每次浇地都交了钱,但好多村民认为他没交,他感觉好冤枉。七级镇一个村管水利的副村长讲,以前浇地他从没交过钱,现在不交不行了,同时通过这个"水费"管理系统,他感到村里的各项工作好做了,干群关系密切了。水利灌溉信息化给 农村 带来了民主和公平,极大的促进了灌溉事业的 发展 。

  4 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成效

  水利信息化建设,使灌溉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1) 农民增收。灌区农户减负增收明显。1997年水价0.28元/立方米,98年调整为0.34元/立方米(粮、棉)和0.38元/立方米( 经济 作物),原来农户水价低,水费并不低;现在水价高,但水费并不高。用水量由原来1083m3/(hm2 次),降为现在975 m3/(hm2·次);平均水费由97年375 元/(hm2·次),降到现在331.5 元/(hm2·次);全灌区农户每年少支出水费60万元左右。灌区农民的收入每年都在增长,灌区人均0.17hm2地,年平均纯收入由97年的不到0.3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0.504万元,是全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而且从调查结果看出,农民的增收与用水质量(保证程度)成正比。

  (2) 工程发展。在农民增收的同时,工程得到健康发展。固定资产由原来的4049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9亿元,极大的增强了工程的抗旱能力。表现为灌溉面积由97年的2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万亩,而灌溉周期却比97年缩短了近50天。灌区节水由97年的20万方增加到2002年的148万方。

  (3) 管理者受益。随着管理工作的细化、量化,管理局只进行宏观管理,服务单位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于灌溉,各"经营实体"以"法人"形式,全权负责本"实体"的经营,责、权、利统一,增强了经营者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组合后的人员人人有压力,有危机感,把本实体的事,都看作自己的事,从源头到农户,形成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管理体系,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水费收入逐年增加,由1997年1024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588万元,职工的人均年收入由1997年的2700元增加到2002年的9050元。在当地成为人们所羡慕的好单位。

  5 几点体会

  (1)信息化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更不能移植别的行业。要紧紧围绕灌溉管理的大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循序渐进;不要贪大求洋,要讲投资效益。

  (2)信息系统要与灌溉试验相结合。并根据墒情、作物种植、降雨情及蒸发、渗漏等情况,预测区域范围内各级渠道作物的最佳需水量,进而与市场调节下的实际用水需求作对比,评价灌区的灌溉水平。

  (3)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力度。灌区目前现有的技术人员,远远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